“喂,摩登今昔阁。”
“你好,是郑老板吗?”
听筒里传来一个温和儒雅的男声,郑小河一听,心里就有了数。
是琴师,方先生。
“方先生,您好。今天怎么有空打电话过来?是方太太想做头发了吗?”
“郑老板好记性。”方先生在那头轻笑了一声,“我太太前两天还念叨,说你这儿的护发油用着好,想让你再给她护理一下。不知道你今天下午有没有空?”
“当然有。您看两点钟方便吗?正好店里没什么客人。”
“那就这么说定了。两点钟,我们准时到。”
“好的,我等您二位。”
挂上电话,郑小河对阿秀说:“阿秀,去把里间的单人护理室准备一下。下午两点,方先生和方太太要过来。”
“好的,郑姐。”阿秀应了一声,便手脚麻利地去准备了。
下午两点多钟,方先生和方太太来到了店里。
方先生依旧是一身得体的西装,戴着金丝眼镜,文质彬彬。方太太则穿着素雅的旗袍,手里挎着一个小巧的手袋,看起来温婉贤淑。
他们不是第一次来,阿秀认得,热情地将他们迎了进来。
“方先生,方太太,快请坐。”
“郑老板,又来打扰你了。”方太太微笑着说。
“您说的哪里话。能为您服务,是我的荣幸。”郑小河引着他们往里间的单人护理室走,“方太太,这边请。”
进了护理室,阿秀端来热水和毛巾,然后便识趣地退了出去,轻轻带上了门。
屋子里只剩下他们三个人。
“坐吧,守渡同志。”方先生收起了在外的客套,指了指对面的椅子。
“方先生,方太太。”郑小河坐下,目光落在方先生的脸上,“您今天特地过来,是有什么要紧的事?”
方太太从手袋里拿出一盒点心,放在桌上。
“知道你爱吃甜的,路上顺便买的。”她微笑着说。
“谢谢方太太。”
方先生没有立刻进入正题,他端起茶杯,喝了一口,才缓缓开口。
“杨文博的事,组织上已经知道了。”
郑小河的心沉了下去。
“他……怎么样了?”
“情况很不好。”方先生摇了摇头,神情严肃,“特高科的人,手段有多狠,你是知道的。他是个硬骨头,但恐怕……撑不了太久。”
屋子里一片安静。
“我们内部,出了问题?”郑小河问。
“目前还在查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日本人的动作,比我们想象的要快,也更狠。”
方先生放下茶杯,他的目光变得沉敛。
“杨文博的被捕,只是一个开始。根据我们从其他渠道获得的情报,日本人,特别是特高科和宪兵队,正在上海进行一场秘密的‘清扫’。”
“清扫?”
“对。他们的目标,不再是普通的抗日分子,而是那些对他们未来的战争有战略价值的顶尖人才。”
方先生的声音压得很低。
“物理学家、化学家、高级工程师、顶尖的医生……这些能造枪、造炮、造药,能为国家创建工业基础的人,都是他们的目标。”
“他们要把这些人都抓起来?”
“抓起来,只是其中一种手段。”方先生说。
“对于那些愿意合作的,他们会用高官厚禄进行拉拢,让他们为日本人服务。对于那些不愿意合作的,他们会用尽一切办法,逼迫他们就范。如果实在不行…”
他没有说下去,但那两个字,已经不言而喻。
“残忍杀害。”
“他们这是要釜底抽薪!”郑小河明白了,“他们要挖断我们国家的根。”
“你说得对。”方先生点了点头,“所以,组织上决定,激活一项计划,代号‘春蚕’。”
“春蚕?”
“春蚕到死丝方尽。”方先生的语气里带着一种沉重的使命感。
“我们的任务,就是在日本人动手之前,找到这些‘春蚕’,保护他们,然后想尽一切办法,将他们安全地转移出去。送到延安,送到大后方,送到任何一个能让他们继续为这个国家发光发热的地方。”
“延安那边,什么都缺,最最缺的就是有本事的读书人。一个工程师,能顶得上一个团。我们多送过去一个,未来的中国,就多一分希望。”
郑小河的呼吸有些急促。
她知道,历史上确实有过这样大规模的“抢救”行动。
无数知识分子和技术专家,就是在地下组织的护送下,穿越重重封锁,去往后方,为抗战和新中国的创建,保存了最宝贵的火种。
她没想到,自己竟然能亲身参与到这样重要的计划中来。
“我需要做什么?”她问,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激动。
方先生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折叠起来的纸条,递给她,
“这是你的第一个目标。”
郑小河接过纸条,展开。
上面只有一个名字和一个地址。
“费兴文,和谐医院细菌学专家。”
“费兴文?”郑小河在脑海里搜索着这个名字。
她店里的客人,有不少都和和谐医院有关系,但她从未听说过这个人。
“这个人,是国内细菌学领域的顶尖权威。他的研究,如果被日本人拿到,用在战场上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方先生的语气变得更加凝重。
“我们必须在他被日本人盯上之前,接触到他。”
“为什么不直接联系他?”
“不行。”方先生说,“这个人,脾气有点怪。他是个纯粹的学者,一门心思都扑在研究上,对政治毫无兴趣,也不喜欢跟人打交道。除了医院和家,他几乎哪里都不去。想直接接近他,非常困难。”
“那他的家人呢?”
“他有个妻子,整天待在家里,也很少出门。我们的人试过几次,都没能找到接近他们夫妻的机会。”
郑小河看着纸条上的名字,脑子飞快地转动起来。
一个孤僻的专家,一个深居简出的妻子。
这确实是个难题。
“小河,你的任务,不是去策反他,也不是让他添加我们。”方先生看着她,强调道。
“你的任务,是想办法接近他们夫妻,获得他们的信任,搞清楚他们的真实想法。如果他们愿意离开,组织上会安排后续的接应和运送。如果他们不愿意,我们也会想办法,争取确保他们不落在日本人手里。”
“我懂了。”郑小河将纸条收好,“我会想办法的。”
“记住,这件事的危险程度,比你之前做的任何事都要高。你的对手,不再是魏利通那种见钱眼开的商人,而是专业的特务机关。每一步,都必须小心谨慎。”方先生最后叮嘱道。
“我明白。”
接下来的时间,郑小河真的为方太太打理起了头发。
剪发,清洗,按摩,每一个步骤都做得一丝不苟。
方先生则坐在一旁,翻看着一本时尚杂志,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,说的都是些关于发型和护肤的闲话。
一个多小时后,一切都结束了。
方先生顺手买了几套“护肤品”。
“郑老板手艺精湛,我太太很满意。”他客气地说。
“方先生您太客气了,欢迎下次再来。”郑小河笑着将他们送到门口。
看着两人相携离去的背影,消失在街角,郑小河才转身回到那个单间收拾。
屋子里还残留着护发精油的清香。